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政务数据,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生产要素并未充分释放出潜力,亟待厘清数据隐私和安全共享的边界,避免成为推进政府数据共享、释放数据要素潜力的瓶颈。1.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程度较差。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缺乏整合接口,信息整合难度大,跨部门协作困难,距离“让群众只跑一次”仍有很大距离。2. 多方参与的效率低。政务活动中存在着大量需要中介机构、监管结构等多部门人工介入的冗长过程,整体效率低。3. 网络安全隐患。无法防止内部或者外部对已有数据进行篡改。4. 数据隐私性缺乏制度保障。中国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流程性的安全措施存在,但信息隐私方面的管理一度缺失,电子政务很多领域涉及到国家和公民的隐私,尤其是数据量变大后,隐私问题一旦出现,后果严重。
区块链政务平台旨在将区块链的理念和技术与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应用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共享难、协同散、应用弱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各部门的职责、组织以及数据高效协同地联结在一起,打造形成职责为根、组织为干、数据为叶的“政务区块链”系统,实现数据变化的实时探知、数据访问的全程留痕、数据共享的有序关联。区块链政务平台可通过区块链端对端可信对等网络,保障数据不可篡改解决数据产权归属与数据留存问题;通过区块链账本技术和水印技术,解决数据溯源与侵权追踪问题;通过数据加解密技术与黑匣子技术,解决数据使用安全、存留、泄露等问题。

利用区块链技术特有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多方参与等特性,与电子数据存证应用相结合,在电子数据的生成、收集、传输、存储等周期中,进行安全保护、防止篡改、并进行数据操作的审计留痕。从而实现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方便电子数据的证据认定,穿透各级司法部门存证认证,提供司法诉讼效率的应用目标。

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系统参考架构
通过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和数据交换,完成对数据真实性评估,形成以不动产信息为中心的可信数据服务。应用能够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充分挖掘不动产信息价值提供信用服务,从而提高银行存贷比,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该应用可以大大缩减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时间,提交材料只需一次,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民的服务。不仅如此,平台极大的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政府“放管服”的水平。

该系统能够实现应急物资的精准、高效送达,并且全流转流程透明可查,可以应用于疫情、灾情等应急事件期间进行重要物资分配管理,帮助解决应急事件中“需求难发声、捐赠难到位、群众难相信”的三大问题,提升政府应急处置响应能力。应用通过区块链独特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记录特性,使用二维码标签作为数据载体,全程跟踪采集物资的来源、管理、去向和使用信息,并构建区块链底层通讯节点、分布式存储云服务,实现捐赠者、物资分配、受捐者信息数据上链,以区块链技术特性来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信力,追溯和管理各机构团队的捐赠物资用途。

海淀区政务服务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服务主体的全生命周期,以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为突破点,全方位启动政务服务年度超越行动计划,致力打造“全覆盖、全流程、全周期、全时段”的全场景式政务服务新生态。“全覆盖”指全部1621项区级事项在核验材料和身份真实性环节应用区块链技术。“全流程”指区块链技术深入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四减一促”——目前40个场景实现了“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促网办”。其中20个场景以前需跑一次大厅的,现在全部在网上完成。11个场景以前需跑2次以上的,现在一次办成。“全周期”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梳理政务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全时段”指线上线下融合,线上通过一网通办、海淀通APP,线下提供自助终端及街镇政务的延时服务。2020年11月27日,湖南省娄底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公告,自12月1日起,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全面启用区块链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目前我国在不动产电子证照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多层级、多部门的不动产登记造成的行政信息不对称,登记所需的原始数据不能够共享、各类登记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得到保障。区块链电子证照中,不动产交易平台可将业务数据通过非对称加密并使用节点记账等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可有效提升业务数据的真实性,此外,联盟链或公链的设置可促使上链节点保持数据结构一致性,确保证照数据的原始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