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一链」第63期 | 罗振宇 VS 李小加:数字化时代的金融革命

2023-08-24

在最近举行的滴灌通澳交所首届小微生态大会(MCEX Vision 2023)暨正式营运发布会上有一个特别的对谈环节,是由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先生,与滴灌通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先生,就“数字化时代的金融革命”这一议题展开对谈。

罗振宇先生当场抛出了四个略显犀利的问题:

1

谁最应该关注滴灌通澳交所的开业?

2

谁会在滴灌通澳交所真正赚到钱?

3

假设160岁的李小加先生要写回忆录,哪个篇章占的篇幅最大?

4

50年后,在理想状态下,滴灌通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以下为谈话内容分享:

图片

罗振宇

得到创始人

图片

李小加

滴灌通创始人及主席

罗振宇

今天我并不是来发表演讲的,而是为跨年演讲找素材,我准备了4个问题,要向李小加先生抛出来,请求他的回答。去年的跨年演讲我介绍了滴灌通,时间非常短,我还是下工夫去研究了这一创新的金融模式。

2023年这一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我通过研究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在寻找的人生榜样,就是中国的小微企业。拿坡仑当年说英国人没出息,是小店主的国家,最后他败在了小店主的国家手里,才感受到小店主国家的力量,小店主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有3点原因:

1.他们真的想赚钱

想要赚钱就要创新,小店主的创新不是思考风口、赛道、战略,而是引流品来自什么位置,店铺招牌上用什么字体,招什么人成为我们的同伴,他们的创新远远超过任何顶流商学院的视野。

2.他们为什么这么想要创新赚钱呢?

因为他们真的有人生课题,他们想出人头地,对身体和家人要负责,对打拼的伙伴要好。任何一个小店主都不是大思考的产物,而是小的人间之爱的产物。

3.我见过大企业家,也见过很多小店主,我发现这两类人在2023年有非常清晰的区别

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小店主是丧的,他们永远在捕捉机会,永远在做买卖,斗志昂扬。他们不会因为地球变暖就把羽绒服卖给我,也不会因为宏观的环境气候变化而不关心当地的天气,他们永远积极、正向。

小店主的三个特征就是他们特别有创新的能力,他们特别有爱具体的人的能力,他们从来不丧。这些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格榜样,他们的力量被发掘、连接、呈现,这个国家不可能不好,暂时遇到一点挫折,将来也一定会有希望,这就是我个人在过去一年中观察滴灌通和小微企业生态内心的感慨。

图片

接下来我就要问李小加先生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有1000多人申请进场,但是现场只允许放进600人。今天滴灌通澳交所开业想要针对整个中国,甚至是向全世界喊话,您觉得谁最应该关注滴灌通澳交所的开业?

李小加

我本来以为要问我谁最关注,谁最应该关注,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是解决痛点,小微企业作为巨大的群体和社区,我们传统金融一直进不去,如果今天的事情能够做成,将彻底改变世界。

如果你是一个小店主,你知道银行不会到你这里来,资本市场也很远,只有亲戚朋友的钱可以用,做成了赚钱,做不成全家都很困难,那你应该关心。最应该关心的是最能够链接和代表小微企业的人,如果小微企业是瓜,我们要顺藤摸瓜,要不断的发展,一根藤上长几百几千个瓜,可以不用非常复杂的办法就可以找到资金。

最有可能关注的是监管者,一听金融他们就头疼,我们要经常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我们是好人,做的是好事。核心是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去投,要拿国际投资者的资金进入内地,以投资的形式进行链接。而最感兴趣的应该是媒体。

罗振宇

这个时代夺眼球的事情很多,所有的机会都是先信买单,后信喝汤,真信维权。滴灌通也是一个新鲜事,这是一个生意,生意就需要赚钱。第二个问题是您觉得谁会在滴灌通澳交所里真正收获最大?谁最能赚钱?

李小加

最应该赚钱的人,终于能够在滴灌通模式里赚钱了。最应该赚钱的就是小店长,因为他们的3个特征,所以他们应该赚钱,他们工作努力,起早贪黑,爱他们自己的家人,永远不放弃。

图片

生意经常让他们失望,做生意很多时候是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的,消费者想要最便宜,最好吃,最有特色,最方便。因此小生意人是最困难的,他们愿意努力,有很好的想法,对当地市场有独到的了解。往往他们失败的最核心原因要么是没钱,要么就是做起来了,也做得很好,但是碰到了过不去的坎,最后因为缺一时的钱导致失败。

全世界的钱都放在资本市场里面,这么大的市场,如此丰富的创新,最应该受益的小人物恰恰不能受益这个事情不是在批评传统金融,传统金融设计的基础理念就不是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传统金融投资的钱是公众的钱,老百姓的钱是放在银行里面,基金、保险、信托都是有责任的,他们要求信息准确,交收安全,这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

而信息准确需要请一大堆会计师,交收安全需要背书,这两个事情都很贵,几十万块钱是做不了的。回到你的问题,谁将是滴灌通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就是能够把这两个问题解决的人。

我们把这两个问题在微观上几乎不花成本解决了,靠每日数字回收解决交收安全问题,就可以让小人物得益。他们不是受益于滴灌通的模式,而是和滴灌通的模式一起受益于中国数字革命的红利。

罗振宇

为什么最赚钱的不是投资人?

李小加

如果小店主赚钱了,滴灌通的投资者不可能不赚钱,之前的交易所赚钱是给你一个牌照,传统金融是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这样效率才高,信息准确有保证,交收才安全,需要一堆人来养护系统。

香港交易所,国内交易所都是政府给一个特许经营牌照,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赚钱。今天我们这种模式要做好,投资者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我们也有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只要这件事情是正确的事,难不是问题,难的事克服了,我们让小微企业赚钱了,投资者也可以赚钱。如果没有做成,那么投资者也一起不赚钱。我也是投资者,我们已经度过了最困难、最危急的时刻了,已经创立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融资也融了4.58亿美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罗振宇

听完之后,强烈感觉要把盘子做大,投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第三个问题,假设现在已经是100年之后了,160岁的李小加先生要整理自己的一生,要写回忆录,您的一生做了很多创新,包括港交所的创新,滴灌通澳交所的创新,在您的回忆录里面,哪个篇章占的篇幅最大?

图片

李小加

很多港交所的老朋友都在现场,这是两个非常相似的所,港交所更多想的是人,让领导同意上H股,同意搞深港通,沪港通,和人打交道。今天我们是跟企业打交道,要让人家知道怎么赚钱,不能赚钱怎么说都没用。

港交所更多是跟着宏观政策走,汇率能否让国内市场更加接轨国际化,都是政策的话语环境。滴灌通澳交所是运营的话语环境,能不能做,产品谁买,怎么算未来收入的波动性,都是运营的事情。政策层面是很高大上的,但是我们讨论运营,能感觉到搞金融的人接地气了一点。

港交所谈得更多的是市场风险,滴灌通澳交所谈得更多的是生意。港交所的基础设施基本都做好了,底层逻辑不能变,A股市场已经在了,国家不允许外资进入某些行业,国家也不会因为你要上市就改,H股公司进来之后也会有影响。

港交所的基础设施是不用重建的,只是核心的政策性关口要打开。滴灌通澳交所是之前没有基础设施,所以要自己打造样板间。投资者说他们只懂债券、股票、基金,不懂其他的,律师也不允许干其他的。

要把小微企业和外资基础设施对上口,还要有合同之类的东西,要打包成一个债券、股票、基金,要把直流电转成交流电,基础设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做沪港通、深港通这个事情是在做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我们今天做的是滴灌通,是滴灌,要想好水压不够怎么办,从哪里来水,100年后大家应该能记住沪港通、深港通,但记不住滴灌通,记不住也没关系。

罗振宇

50年后,在理想状态下,滴灌通应该变成什么样子?人类还是视觉动物,能否画一个图,50年后滴灌通澳交所的交易额是多少,全球资金是什么样的方式和流速?跟港交所相比谁更大?

李小加

50年太久了,从来没想过50年之后的事,10年20年还可以,假设那时候有人形容滴灌通,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微企业交易所和DRO交易所,是世界上行业代表性最广最细的交易所,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放进来了,包括工业、交通等等。

图片

一个餐馆的快餐可以细分很多种,餐具可以分筷子、勺子。我希望我们找到产品投资的时候是风险最分散的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数字化的交易所,希望在今天的气候变化下,我们在ESG等各个方面都是最大的交易所,可以把很多有影响力的指标放得非常具体

小店的生命周期都是很短的,我们将来上市的东西二级市场交易量是很低的,我们主要是做融资为主的交易所,而不是公平交易的交易所,和港交所相比,永远追不上港交所的交易量。

我们的产品没有什么交易量,因为每天都在收钱,产品过两天就没了,新的一批又来了。但是在融资量上,港交所融资1000多亿,我们总说滴灌通澳交所五年或者多少年赶超港交所,我们可能可以在融资量上赶超港交所。

罗振宇

爱因斯坦到美国当教授,有一次在大学校园里面和学生聊天,学生问今年课程的考试题目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和去年一样,学生很兴奋地走了,爱因斯坦把学生叫回来,说今年题目和去年一样,答案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希望明年我还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对谈,明年还是这4个题目,明年我不打算创新了,让李小加先生创新。

李小加

一言为定,谢谢。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   18553219998

合作邮箱:   bp@hchchain.com

青岛蓝谷: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169号蓝色中心1号楼

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高新区海西科技园网讯中心大厦B栋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9 @海创链HCH CHAIN.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05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