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召开了一场具有前瞻性的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不仅反映了上海对新兴金融技术的高度关注,更揭示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布局。会议由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主持,上海市委第四督导组组长王治平到会指导,市国资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显示出会议的高规格和重要性。
专题报告人李明亮系统阐释了加密货币及稳定币的发展历史与类型特点,分析了全球各地区稳定币的发展战略与监管体系,并就数字货币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贺青在讲话中强调了三项核心原则:坚持创新驱动,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坚持奋发有为,提高战略敏捷性和主动性。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指出,此次会议具有多维度战略意义,既呼应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也服务于上海 “五个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协同的重要举措。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创新的“排头兵”,其一举一动往往暗含政策调整的信号。这次会议最明显的变化是监管思路的转变——从风险防控转向主动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数交网观察员指出:“以前提到虚拟货币,大家第一反应是‘风险’,政策也偏于严防死守。但这次会议提到‘坚持创新驱动,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这传递出清晰信号——不能一味堵,还要学会疏。”
上海市国资委明确要求国资系统企业应积极布局稳定币相关技术,探索其在资产数字化、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贺青强调,稳定币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金融安全、法律监管和国际合作的系统性工程。国资系统企业需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加快构建稳定币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
会议特别强调发挥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贺青明确指出,要“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这一表述显示上海可能让国企带头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可能依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试点人民币稳定币跨境支付。如能实现,不仅提升跨境贸易效率,也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监管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 对加密资产进行分类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有1:1的资产储备,并强化反洗钱措施。
美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态度分化,SEC和CFTC监管权争夺激烈,但华尔街巨头如高盛、摩根大通已纷纷推出加密货币相关服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随着时间临近,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至7月10日,万得稳定币概念指数已上涨28.56%。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香港已成为加密资产领域的“桥头堡”,在监管政策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后续可关注香港在多币种稳定币、加密货币交易、RWA等领域的发展。
会议明确指向区块链技术在三个关键领域的应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和资产数字化。这些领域将成为上海国资探索稳定币应用的试验田。
在跨境贸易场景中,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实现单证自动化核验,将结算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传统跨境汇款需要数天时间,手续费高昂,而区块链技术可将其压缩至几分钟,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平台通过穿透式监管,使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升数十倍。智能合约可自动完成信用评估和资金分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更富突破性的是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领域。将债券、绿色金融产品等传统资产放到区块链上代币化,使普通投资者能够通过稳定币购买风电项目等实体资产份额,既盘活资产又拓宽投资渠道。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会议特别强调风险防控。上海市国资委要求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法律合规和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各相关企业被要求高度重视稳定币项目的风险评估和合规审查,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曾指出,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巨大挑战。
此次会议为上海市国资系统在稳定币领域的布局提供了明确方向。未来上海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推动稳定币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提出人民币稳定币发展可采取“内外结合”模式。他建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香港同步推动相关人民币稳定币的创新探索工作,实现境内离岸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联动发展。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基本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同时,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正在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央行已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实施,京东、蚂蚁国际等企业在香港测试的稳定币,可能率先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贸易,为内地城市提供实践经验。
全球数字货币竞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欧盟实施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新规,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美国华尔街巨头纷纷布局加密资产服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中,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正在积极寻找自己的位置。
上海国资系统的这次会议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上海能否依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在人民币稳定币跨境支付、RWA等领域实现突破,将决定中国在这场 “链上金融”革命中的话语权。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正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言:“数字资产的未来,不在于颠覆传统金融,而在于重构价值传递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中,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仅作分享交流使用,其版权归属原作者或合法权利人所有。
合作电话: 18553219998
合作邮箱: bp@hchchain.com
青岛蓝谷: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169号蓝色中心1号楼
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高新区海西科技园网讯中心大厦B栋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