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将出台两份重要指引,推动虚拟资产市场全球化与多元化

2025-11-0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11月3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总裁梁凤仪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对记者表示,将正式出台两份重要指引,核心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助力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对接全球流动性,二是对面向专业投资者的虚拟资产实现全面开放。此举被视为香港深化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一步。


突破闭环:全球订单簿共享机制落地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指出,当前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采用闭环式交易模式,投资者仅能在本地体系内完成交易,导致市场流动性范围较窄、规模偏小,与传统资本市场的全球订单簿共享逻辑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传统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可与全球其他投资者共享同一订单簿,而虚拟资产市场的闭环模式难以支撑行业长期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指引允许受监管的主流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关联海外平台共用全球订单簿。这意味着,香港投资者可直接利用海外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吸引国际资本进入香港市场,为本地市场注入活力。梁凤仪强调,证监会已设计多重风险缓释措施,包括要求海外合作平台预先存入资金、在“付款交割”机制下完成交易结算,并建立信号互通系统实时监测流动性有效性,确保交易安全。

放宽准入:专业投资者虚拟资产范围扩大

在虚拟资产准入规则方面,新指引全面免除此前12个月的交易记录要求。此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若想上线某一虚拟资产,需该资产具备12个月交易记录,而新规将大幅拓宽可对专业投资者开放的虚拟资产范围,提供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不过,梁凤仪明确表示,针对散户投资者,虚拟资产上线供公众交易前仍需满足特定合规要求,以确保投资安全。此外,“免除12个月交易记录”的宽松政策同样适用于未来经香港金融管理局核准的相关机构及业务,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

风险管控:多层次机制保障市场稳定

为平衡创新与风险,香港证监会为全球订单簿共享机制设计了严格的风险管控框架。例如,要求海外合作平台预先存入资金,并在“付款交割”机制下完成交易结算,避免结算风险;海外平台需与本地平台建立信号互通系统,实时监测流动性有效性,防止市场操纵。

在虚拟资产质押服务方面,香港证监会此前已发布指引,允许持牌平台提供质押服务,但要求平台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保护客户资产,并充分披露质押风险。同时,认可的虚拟资产基金仅能通过持牌交易平台和授权机构参与质押活动,并需遵守流动性风险管理限制。

行业反响: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升级

业内专家分析,新指引的出台体现了香港在虚拟资产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对接全球流动性,香港可提升市场深度与效率,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参与;而放宽专业投资者准入规则,则有助于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据悉,此次调整是“A-S-P-I-Re”路线图的重要实践。该路线图提出“连接、保障、产品、基建、联系”五大支柱,旨在推动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此次指引的发布,正是通过扩大产品与服务范畴,强化香港作为全球虚拟资产创新枢纽的地位。

未来展望: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此次在虚拟资产领域的监管创新,不仅为市场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虚拟资产监管提供了“香港方案”。随着全球订单簿共享机制的落地与专业投资者准入规则的优化,香港有望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巩固其在虚拟资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香港证监会表示,将持续监测市场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管框架,确保虚拟资产市场在创新与风险管控间取得平衡,为投资者创造更安全、高效的投资环境。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   18553219998

合作邮箱:   bp@hchchain.com

青岛蓝谷: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169号蓝色中心1号楼

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高新区海西科技园网讯中心大厦B栋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9 @海创链HCH CHAIN.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057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