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一链」第20期 | 全面解读“东数西算”工程

2022-02-2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什么是“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据介绍,“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为什么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我国数据中心目前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孙伟说,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算力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孙伟说,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如何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孙伟介绍说,我国将根据算力需求,促进数据中心由东向西梯次布局、统筹发展;推动实现“东数西算”循序渐进、快速迭代。


“一些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部转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同时,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灾害预警、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枢纽内部要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


下一步,将聚焦提升8个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包括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强化能源布局联动;支持数据中心进行节能减碳、可再生能源供电、云网融合、数据安全流通等创新融合;加快完善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体系等。


“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


如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4大国家枢纽节点落地。再加上去年12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得批复,“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


其中,京津冀枢纽规划设立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规划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边界为韶关高新区。


每年投资体量将达数千亿元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


有权威机构和专家估算,“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投资体量将达数千亿元,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会达到1:8。这也意味着该工程将大大超过“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工程。这恰恰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力量。


“数据中心产业链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以统筹优化布局,促进数据中心精准发力,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高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相关研究报告的量化数据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事实上,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我国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带动着数据中心规模的高速增长,近5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架年均规模增速超过30%。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具有多方面意义: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8地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不仅有利于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迈进,也有利于发挥新基建对于稳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等新基建更是我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   18553219998

合作邮箱:   bp@hchchain.com

青岛蓝谷: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滨海路169号蓝色中心1号楼

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高新区海西科技园网讯中心大厦B栋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9 @海创链HCH CHAIN.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05732号-1